新華網上海電(張建松、徐運)作為一個擁有1600萬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上海每天要產生3000多噸的廢紙,回收也基本上達到這個數。守著這樣一座龐大的“廢紙山”,為上!督夥湃請蟆贰段膮R報》《新民晚報》等多家媒體提供新聞紙的泛亞潛力紙業(yè)制造有限公司卻不能“近水樓臺先得月”,不得不舍近求遠從國外進口舊報紙。
“我們也是迫不得已,實在沒辦法呀!”泛亞潛力綜合資源部總監(jiān)周駿誼向記者大嘆苦經,“對生產廠家而言,需要再生的舊報紙其實也有‘時效性’,越新越好,越少污染越好。然而,現在從國內回收的舊報紙,不是在成堆的舊報紙中夾雜了試卷、書本等雜物,給公司的分揀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就是被故意浸水,增加重量,使原料的成色下降不少,真正到工廠進行加工時,許多舊報紙都是不符合我們質量標準的!
目前,泛亞潛力公司每天生產的新聞紙產量達到400噸左右,原料100%采用舊報紙,而每天從上海市場上回收的合格舊報紙只有200-300噸左右。
“其實有許多舊報紙在居民家中保存的時候都是很好的,剛到交投站時也是很干凈的,問題就出在回收這個環(huán)節(jié)上良莠不齊、弄虛作假!敝茯E誼說,“與國外進口的廢紙相比,國內廢紙回收環(huán)節(jié)還缺乏分揀標準,缺乏對專業(yè)分揀人員的培訓,紙張品質混雜,很多優(yōu)質廢紙也沒有物盡其用,造成了第二次浪費!
據專家介紹,回收利用1噸廢紙可再造出800公斤好紙,相當于少砍了17棵大樹,節(jié)省了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場空間,少用純堿240公斤,降低造紙的污染排放75%,節(jié)約造紙能源消耗40%-50%。而回收過程的管理好壞,則直接關系到廢紙的再生利用質量和再生利用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