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老人“復活”泥活字 再現(xiàn)古代活字印刷術
印刷術是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但近年來,其起源之爭卻從未停止過。在武威市有一位老人,名叫孫壽齡,他在十幾年的潛心研究過程中,通過復活泥活字,再一次用確鑿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就是活字印刷的發(fā)明國。新春來臨之際,記者前往這位老人創(chuàng)辦的西夏博物館,專門采訪了他。
意外獲得西夏珍寶
1987年,武威市新華鄉(xiāng)的群眾在亥母洞寺遺址施工時,從小殿后部坍塌的土石中發(fā)現(xiàn)了大批西夏文物,其中就有被群眾稱為的“番經”的古印刷品。但施工群眾當時并未報告文物部門,仍將“番經”保存在洞中。
1988年9月,時任武威市博物館負責人的孫壽齡得知此事,便趕忙去收集整理。由于他對西夏文物的研究頗深,很快便發(fā)現(xiàn)有一本經卷是西夏文《維摩詰所說經》(下卷)。從經卷風范等與傳統(tǒng)的雕版印本,他斷定這不是一般的刻板印刷,遂決定對此進行認真研究,破解其中奧秘。
經過潛心研究,孫壽齡從其文的墨色濃淡、字體風格、版面界行諸多差異和排版文字等與傳統(tǒng)雕刻版本不盡相同的特點,確認這是一卷不同尋常的早期活字印本,而且是西夏仁宗年間的泥活字印本。為此,他在《中國文物報》等報刊先后發(fā)表了自己的這些研究成果。1989年3月,經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組織的鑒定,確認《維摩詰所說經》(下卷)為公元12世紀中期的活字印刷本,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由此,在中國早期印刷品文物寶庫中,又增添了一件珍貴的活字印刷本。
親自動手復活“死文字”
印刷術的發(fā)明在人類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北宋時期,平民畢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改進,并傳播到世界各地,大大推進了人類文明的進程。
孫壽齡是一個非常執(zhí)著的人,他堅信自己的研究和判斷,他從武威出土的這件文物認定,中國,只有中國,才是活字印刷的鼻祖。為拿出更有說服力的證據,他決定親手做出泥活字并將其印刷成書,進而找出泥活字印刷品的特點。他根據北宋大科學家沈括所著《夢溪筆談》中關于畢發(fā)明活字印刷術的記載,并著手選泥、制料、刻字、燒制、排版印刷。由于前人對制作泥活字的經驗在史書中沒有記載,他只能靠自己摸索,并用自家做飯的土爐子燒制泥活字,上千個日日夜夜,他在煙熏火燎中經受了一次次失敗的考驗。最終,他從爐灰中扒出了3000多個既難寫又難認的西夏文陶字。然后,又用畢之法摸索印刷,終于用自己親手刻出的字印出了《維摩詰所說經》(下卷),使死文字變成了活書。更為重要的是,他的成功,如同畢再現(xiàn)于世,以確鑿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就是活字印刷的發(fā)明國,這一大發(fā)明是中國對世界文化發(fā)展的巨大貢獻。
中國社科院鑒于孫壽齡在西夏學,特別是泥活字方面的獨到研究和做出的特殊貢獻,聘他為西夏研究中心學術委員。(記者 王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