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奉化滕頭村沿剡溪向西北方向行約5公里,就到了一個山清水秀的小村,名叫棠云。
奉化現(xiàn)在有幾大特產,芋艿頭、千層餅和羅蒙的服裝等等,但在幾百年前,這里就出產一種響當當?shù)漠a品——棠溪竹紙。
據(jù)《奉化市志》記載,棠溪(即今天的棠云)竹紙最早記于史書的時間為明正德九年(1514年),距今近500年。穿村而過的溪水和兩邊綿綿不盡的竹山,為造紙業(yè)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優(yōu)質原料。在1946年重印的《棠溪江氏宗譜》中可以看到,棠溪造紙業(yè)最興旺時,當?shù)毓灿?000多人從事這一行業(yè),生產的竹紙遠近聞名。
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現(xiàn)代化造紙業(yè)的發(fā)展,棠溪竹紙的市場空間受到極大的擠壓,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棠溪只剩下袁恒通開辦的溪下造紙廠這一家了,就這一個廠子,還是靠他與妻子、兒子、兒媳們一起苦苦支撐,艱難地守護著這一古老的工藝。
1997年,一起偶然的事件,給棠溪竹紙帶來了新的希望。當時的天一閣博物館為修補破損的古籍藏書,需要一批與明代古籍紙基相近的竹紙。修補專家們走南闖北,相繼走訪了安徽、湖南等國內許多著名的造紙廠家,卻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紙張,最后,他們一腳踏進袁恒通破舊的廠房,個個像撿到寶貝似地樂了——從選料、浸料、搗料、打漿到出紙、烘紙,活脫脫像老祖宗蔡倫的造紙術在這里得到再現(xiàn),竹紙送到南京博物館化驗,結果證明這是他們所遇到過的與古籍紙基最接近、品質最理想的紙張。
這以后,經過大小上百次的技術改進,棠溪竹紙被國家圖書館、南京大學圖書館、中山大學圖書館、天一閣博物館等國內一批權威的古籍修補機構認定為竹紙專供廠家,袁恒通為此寬慰了好多年。
但好景不長,這幾年來,袁恒通的雙眉鎖得越來越緊了。他說現(xiàn)在原料、人工成本都在一個勁地往上漲,竹紙的年需求量又不是太大,一年下來已賺不了多少錢,如果等到實在支撐不下去的那一天,老祖宗傳下來的老手藝要失傳不說,這么多圖書館以后修補古籍用的竹紙又要到哪里去找呢? 作者:嚴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