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大家張大千、吳湖帆等都有收藏古代紙絹的愛好。因古代的紙絹沒“火氣”,可隨心所欲地用筆。傳說張大千去世之前還剩下6張宋代的紙,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由此可見他也舍不得使用這么珍貴的古紙。
乾隆是史上愛玩古董的皇帝,乾隆年間的紙,在歷史上可謂空前精美。有一種乾隆年間仿造宋代的藏經(jīng)紙,尺寸、質(zhì)地都刻意模仿宋代的原物,每張上都蓋有“乾隆年仿金粟山藏經(jīng)紙”的小戳,宮廷內(nèi)用作名貴古書的包首。筆者曾經(jīng)在西安一家書店的專柜里看見過這樣的紙,底紋略有不同,當時要1000元一張,沒有什么客人愿意要,現(xiàn)在恐怕再也見不到了。乾隆的絹尤其值得一提,在宮廷里有專門給皇帝、大臣寫字用的描金銀絹,這種絹絹質(zhì)細密,一般染成紅色(叫丹砂絹)或者粉紅、青綠等色,由江寧織造進貢,再由巧匠以手工在上面畫龍鳳、云鶴、八寶等吉祥圖案。絹由于不容易保管,所以空白的乾隆絹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價無市了。
特殊的紙絹也是收藏家喜愛的寵物,金箋就是其中的一種。金箋分泥金和灑金兩種,泥金整張都布滿金箔,用金量大,比較貴重,而且通常都有皺褶(因為涂滿金箔后紙變得厚而硬),保存很困難。灑金的又分為大片和小片,還有大小混合等多種。當然是金箔的密度越高越好,金箔的成色越高越貴。清代的灑金紙,成色比現(xiàn)在做得好,而且不容易變色,顏色通常是黃色,現(xiàn)代做的灑金紙顏色偏青,密度大不如前。有時候可以從一些清代字畫的詩堂(裱在畫心上面用于題詩的地方)上發(fā)現(xiàn)有空白灑金紙,這些都有很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