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高清不卡码|日韩无码高清一区二区|永久免费的无码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国产精品一区久久高清观看|国产在线一区二区天堂av|亚洲欧洲日韩国产AA色大片|中文字幕日本mv永久地址进入

 中國紙業(yè)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新聞紙漲價:尋找報業(yè)應對策略
 
http://m.sbdailynews.com  2008-06-12 中國記者

              
    國內新聞紙價格從2007年第四季度開始大幅上漲,目前每噸已沖破5400元,而在2007年4月只有4400元每噸,漲價幅度超過20%。據測算,在報紙生產成本中,紙張成本大概占到60%-70%。預計2008年全國新聞紙消耗量將達到380萬噸,若每噸新聞紙價格上漲1000元,意味著報業(yè)將多承擔38億元的紙張成本。

  更令報人擔心的是,紙價高企可能將成為常態(tài)。在新聞紙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面對嚴峻的經營形勢,報業(yè)如何應對,如何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獲得發(fā)展已成為報業(yè)所著重思考的問題。

  本輪新聞紙漲價的持續(xù)性預測

  從國際紙張市場的情況看,紙張價格遵循經濟學價格曲線。當市場對紙張需求增加時,紙業(yè)公司通常會修建新廠或增加生產線以提高產量,產品因而大量涌入市場;結果是供大于求,價格暴跌,造紙業(yè)處境艱難,導致紙廠關閉或關閉一些生產線,于是又造成紙張供不應求,紙張價格暴漲;吸引新的紙廠或新的生產線的建成,又一波價格循環(huán)開始。

  這些年來,國內新聞紙價格也基本遵循這個波浪型漲跌規(guī)律。因此,在一些報人看來,新聞紙這次大幅度漲價僅僅是暫時的,在此之后,價格又將回到原點,或許漲價根本不足為慮。但在采訪中,記者發(fā)現,更多人則對暴漲后的紙價下跌可能性沒有足夠信心。

  北京青年報社社長張延平認為本輪新聞紙漲價是階段性的,北京奧運會即將開幕刺激了新聞紙的需求,潛在的需求增長預期使紙價大漲,由于奧運臨近,可能會有一些報社和印廠為確保奧運期間的正常出版印刷,開始準備庫存;根據經驗,一到奧運會紙價都會上漲;另外美國大選期間也導致美國國內用紙量大增,抬高了中國紙廠的主要原材料―“美廢”(從美國進口的廢紙)的價格。他說:“奧運之后,紙價或許會跌下來;但是如果明年紙價繼續(xù)往上走,對報業(yè)來說,那就很令人擔心了!

  《現代快報》副總編輯袁海興則認為紙價的高企將成為常態(tài)。他說:“造紙的原材料,包括木材,水、電、煤都在漲價,而且由于現在對造紙廠的環(huán)保要求很高,環(huán)保投入開支巨大,甚至是由于勞動合同法的實施而導致用工成本增加;這些都是紙價上漲的因素,供需關系的變化僅僅是導致本輪漲價眾多因素中的一個!

  京華時報社社長吳海民從三方面來分析紙價上漲原因,一是進口“美廢”上漲;二是受節(jié)能減排政策的剛性約束,2007年9月,國內整頓、關停小型制漿企業(yè)1562家,導致供需失衡;三是物價上漲使紙張原材料上漲。所以,他說:“這次新聞紙漲價是剛性的,漲上去很容易,跌下來卻很慢,所以不能寄希望于幾個月后新聞紙價格還像以前一樣又回到原來的低點。”

  增加庫存的可行性分析

  以往新聞紙價格大致遵循漲久必跌,跌久必漲的波浪型規(guī)律,一些經營意識較強的報業(yè)經營者就利用這個波動規(guī)律做文章,他們在紙價低靡時大量購進,在紙價高漲時再拿出來使用。

  中央電視臺在上世紀90年代投資數千萬元為中國電視報社建成一個能存儲5萬噸左右新聞紙的紙庫,最多時可以提供《中國電視報》兩年的用紙量。中國電視報社社長吳繼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目前他們的庫存紙量至少能用到2008年底,而且這批紙是2007年紙價跌至低點時購進的。

  但是一般報社的新聞紙庫存量僅為十天半個月,至多也不會超過三個月,有幾家報社會有那樣的實力去建一個大型紙庫呢?更由于現在供不應求的新聞紙市場現狀,不可能采用賒欠的方式,大量的庫存就必須首先支付大筆現金,一個中等規(guī)模的報社一年所需3萬噸新聞紙,上億元的資金,又有多少家報社能有如此寬裕的現金流呢?

  吳海民認為增加新聞紙庫存僅僅只能作為報社新聞紙經營的微調措施,用于短期周轉,據他估計,目前大部分報社的周轉紙都用得差不多了。多數報社只能無奈地接受這種價格,并想辦法在其他方面開源節(jié)流應對。

  也有一些報社采用類似于期貨合約的形式應對新聞紙價格的波浪型漲跌。廣西日報社副巡視員覃士貴告訴記者,廣西日報社在新聞紙?zhí)幱诘忘c位置時與紙廠簽訂期貨合同,約定在合同期限內廠家以某個價格供貨,由此應對新聞紙的漲價。但是,覃士貴補充說,在新聞紙價格漲幅較大的情況下,偶爾也會有一些紙廠不遵守合同約定,又必須進行協商督促。

  聯合采購的時宜性

  2006年在新聞紙價格從2005年的高點跌落時,《人民日報》《環(huán)球時報》與《經濟日報》曾經進行過新聞紙的聯合采購,這一聯合采購甚至影響了北京新聞紙市場的價格,使北京的新聞紙價格有所降低。也是2006年,由華東報協牽頭,浙江13家報紙為核心,也計劃成立一個聯合體,將有16-17萬噸的采購規(guī)模,浙江絕大多數報社將通過這一聯合體團購新聞紙,以降低采購價格。浙江日報報業(yè)集團印務中心副主任鄭松才在當時接受本刊記者采訪說,“成立采購聯合體可以把分散的采購集中起來取得價格優(yōu)勢,聯合采購實現后,將是整個聯合體與紙廠談判,可以用集體的力量監(jiān)督紙廠,可以穩(wěn)定新聞紙的價格”。還有一些報社成立專門部門進行紙張等耗材的經營,目的也是試圖以規(guī)模采購獲得議價可能。北京青年報社2001年就成立了北京青年報現代物流有限公司,北青物流承擔了北京青年報社的印刷服務并作為獨立的企業(yè)與造紙廠和印刷廠發(fā)生交易,并以此吸引了一些北京青年報社以外的客戶,聯合起來與紙廠議價。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聯合采購的方式往往只能在新聞紙市場供大于求的情況下才能較好地發(fā)揮作用,比如2006年的新聞紙價格低谷。而在2005年或者是今年以來供不應求的市場狀況下,“團購”的壓價作用將很難實現。

  袁海興說:“現在的行情不是價格問題,而是如果不是大客戶,你即使有現金也拿不到紙。主要原因是紙廠也缺少原材料,不能開足馬力生產,新聞紙生產商的生產都沒有計劃。在這樣的情況下,排在報社緊迫問題第一位的是確保供應,保證出報,價格被放在第二位。”報紙?zhí)醿r的限制條件

  如同其他行業(yè)一樣,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必然將成本壓力剛性地傳導給下游產品,新聞紙市場也概莫如此。面對新聞紙價格的高企,一些報社選擇了報紙?zhí)醿r。3月10日,南京市場上的4份都市報《現代快報》《揚子晚報》《金陵晚報》《南京晨報》的零售價集體提高40%至0.7元每份,同時,訂閱價格也從每年180元提至每年252元。幾份報紙的聲明原因皆為:“因為新聞紙張漲價,本報零售價格調整為0.7元/份”。

  同樣漲價的還有《南方都市報》,自2007年11月1日起將其深圳市場的零售價從每份1元上調至2元,成為全國最貴的都市報;改版后《財富時報》從以前的2元提高到現在的5元;《經濟觀察報》也從去年的2元提高到現在的3元。還有《成都商報》也在4月14日宣布零售價格在周四、周五由0.5元調整為1元。

  報紙?zhí)醿r帶來的好處并不僅僅是增加收入;由于報紙的提價,能使報紙?zhí)蕹恍┯谠黾訌V告無益的“無效發(fā)行”,增加“有效發(fā)行”的比例,一些報人這樣分析。 但是由于報紙所處的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huán)境,因此報紙售價的上漲對于各家報社來說是一個艱難抉擇,漲價將會承受降低市場認可度,失去市場份額的風險。因此在當前市場環(huán)境下,報紙?zhí)醿r只會出現在兩種條件下:

  一是報紙?zhí)醿r必須建立在報紙對自己在所處報業(yè)市場的競爭優(yōu)勢有足夠信心的基礎上。袁海興說:“南京漲價的這四家報紙占據了南京較大的市場份額,一些未進入主流的報紙都沒有提價。而且即使提價也不敢一下子提太多,只能提兩角錢,擔心流失讀者!

  二是一個市場中的多家報紙集體漲價。南京一家報社的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同城的其它報紙不漲,我們就無法漲價。輕易漲價會丟失部分市場份額,影響發(fā)行量,進而影響廣告量。往大里說,事關生死,絕不敢輕舉妄動。”《現代快報》副總編輯袁海興說:“大家都有漲價的意愿,從去年就開始醞釀,現在也算是個‘不約而同’的結果。主要是新聞紙漲價,成本急劇上揚,報社壓力大,從長遠看,再維持以前的定價不利于報社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此次漲價是市場行為,是按市場規(guī)律辦事的!

  吳海民說:“報紙獨自提價很難,既有產業(yè)發(fā)展的憂慮,又有市場競爭的憂慮;由于新興媒體的競爭,報紙的讀者本來就在不斷減少,如果漲價,讀者會流失得更快。從市場競爭的角度考慮,如果一個市場中,有的報紙?zhí)醿r,有的不提價,提價的報紙很容易就會失去市場份額。因此,很難想象競爭對手不漲價,獨自漲價的局面!倍,如果從漲價幅度角度考慮,報紙?zhí)醿r對于新聞紙漲價的應對效果不佳,他說:“從財務上算賬,發(fā)行收入本來就僅僅是報紙收入很小一部分,報紙?zhí)醿r如果只是微調,那對彌補新聞紙漲價的損失無濟于事,可能還會損傷自己,除非是價格翻番,但從競爭角度考慮,提價很難實現翻番。

  報紙“瘦身”的空間和可能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全國的晚報、都市類報紙進入厚報時代。厚報時代的報業(yè)贏利模式以嚴重的成本倒掛為基礎:虧損發(fā)行,以獲取高發(fā)行量,吸引更多廣告投放。

  根據中國報業(yè)協會的數據,報紙印刷成本是0.17~0.22元每印張,即一份4開56版報紙的印刷成本最低為1.19元,發(fā)行成本約占報紙售價36%~40%,印刷、發(fā)行兩項成本即達1.5元左右,大部分都市報的售價卻常常為0.5元,凈虧損通常在1元以上。袁海興介紹,《現代快報》平均四開74版,不算采編、管理成本,光紙張和印刷成本就將近1.8元,而批發(fā)價僅為0.3元,一份報紙每天要倒貼1.5元,乘以《現代快報》80-90萬的發(fā)行量,每天發(fā)行虧損就是個驚人數字。

  厚報的問題還遠不止成本倒貼這么簡單,其帶來的間接負作用是成捆的報紙沒有發(fā)揮作用就被拉進廢品收購站,這一負作用也長期為人們所詬病。

  《成都商報》總編輯陳舒平在回答關于《成都商報》周四周五零售價由0.5元漲到1元的記者提問時說:“之所以這樣做也是迫不得已。近期紙張價格包括廢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報紙零售價有時與廢紙價格嚴重倒掛。零售市場上出現攤販捂報惜售,他們不賣《成都商報》給讀者或者賣給讀者的是不完整的《成都商報》,然后把報紙捂起來當廢紙賣。如一份60個版的《成都商報》,賣廢紙的價格在0.6元以上,超過0.5元的零售價。加上其正常所得的批零差價,其收益遠遠高于正常賣一份報紙所得。過去也偶爾有這樣的情況發(fā)生,但那只是在報紙的版數特別多時,只是極其個別的攤販這樣做,但現在隨著紙價持續(xù)暴漲,受利益驅動,捂報賣廢竟成普遍之勢!

  在此情況下,可以設想,如果減少報紙版面,將極大降低報紙因新聞紙漲價而導致的成本壓力,并能減少這種捂報賣廢的經濟驅動力。然而,對于報紙“瘦身”舉措,業(yè)界觀點不一。

  吳海民說:“提價對于降低報紙成本效果不明顯,兩相對比,報紙‘瘦身’倒是一個策略!彼J為不同類型的報紙應不同對待報紙“瘦身”問題,就都市報而言,如果減少版面,那么廣告的占版率就會提高,報紙內容就會減少,讀者就不滿意;而另一方面,他補充說:“提高單位廣告面積的價格,以減少廣告版面的空間也有限,因為現在的廣告市場畢竟還是買方市場,報紙沒有話語權,供需關系決定了廣告價格!

  《南方都市報》執(zhí)行總編輯莊慎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新聞紙價格上漲,報社短期經營壓力會增大。原來報紙不惜血本單純憑借擴版、做厚報吸引讀者的單一特征將會轉變,轉為把內容做得更加精確,更加有個性!

  袁海興則認為今后報業(yè)必須走“瘦身”這條路,他說:“厚報的追求就是‘一報在手,什么都有’,以海量信息吸引讀者。但是面對網絡媒體的競爭,試圖以海量信息來應對網絡,追求什么都有,那肯定不行。報紙必須堅守權威性和嚴肅性的長處,不能拿自己的缺點與其他媒體競爭!彼J為在信息接受日益碎片化的情況下,人們會接觸各種各樣的媒介手段;報業(yè)更不應追求厚報的海量信息供應,報紙“瘦身”將是今后發(fā)展的必由之路,特別是在當前新聞紙上漲已成趨勢的情況下。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fā)出
 紙印論壇 ·紙業(yè) ·印刷 ·造紙 ·紙張 ·包裝 ·出版 ·紙網 · ·景華 ·紙品 >> 更多
·瑞士研制出強度超過鐵的納米紙張
Copyright @ 2000-2008.Beijing IUUI Network Sci-Tech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紙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聯系電話:010-51660216 值班電話:010-51660219
傳真:010-51662132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