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福建南紙11月13日晚公告顯示,公司當日收到政府土地收儲出讓金返還款27930萬元,該筆資金有利于緩解公司生產營運資金緊張的狀況,并對公司2012年度的經營業(yè)績產生積極影響。
為了解決緊張的現(xiàn)金流,避免繼續(xù)虧損帶帽,福建南紙在華信石油重組失敗之后,一直在不斷的尋求自救,所以變賣固定資產充血公司的現(xiàn)金流成了掙扎方式。但是國有企業(yè)的體制頑疾,加上轉型的失敗,已經行業(yè)新秀的競爭加劇,福建南紙的未來讓人看不到希望。不僅業(yè)績的虧損很厲害,在重組方面,也是遙遙無期。
據(jù)資料,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福建南紙總資產39.4億元,負債合計25.26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64.11%。公司一季度現(xiàn)金凈流量為-2.45億元。而到了今年中報時,每股虧損0.318元。
可見,福建南紙對資金的渴望程度。
今年7月31日,公司董事會通過議案,同意將公司擁有的廠區(qū)周邊人工湖南側地塊、木片堆場地塊、儲灰?guī)斓貕K、雙氧水地塊、環(huán)城路廢紙堆場等五宗閑置地塊及地面附著物,由南平市土地收購儲備中心進行收儲。
8月10日,公司與南平市收儲中心下屬公司南簽訂土司收儲補償協(xié)議,收儲總面積為165967.9平方米,收儲補償費為5413.38萬元。9月19日,南平市國土資源局已將收儲的木片堆場、儲灰?guī)、雙氧水、環(huán)城路廢紙堆場等四宗地塊掛牌出讓,成交總價款為39900萬元。
另外,8月15日,福建南紙稱,為保證公司日常生產經營所需資金,董事會同意將公司擁有的52380畝消耗性林木資產作為抵押物向工商銀行南平延平支行申請融資,融資金額不超過5200萬元,融資和抵押期限為1年。
但是變賣資產僅僅是補血的暫時行為,福建南紙的業(yè)績還在嚴重的虧損中。而福建南紙的虧損,很大程度上市福建南紙自身龐大臃腫,不思轉型的固化企業(yè)戰(zhàn)略造成的。
在2000年之前,福建南紙還是全國最大的新聞紙廠,最輝煌時,新聞紙的產量約占當年全國新聞紙產量的四分之一。而著名的詩人郭沫若也在福建南紙留下了自己的美好期待;“山圍八面綠,造紙中心地!边@是當時福建南紙輝煌時的寫照。
曾幾何時,福建南紙在造紙行業(yè)也是行業(yè)的龍頭,處于壟斷的地位,但是現(xiàn)在的福建南紙,呈現(xiàn)世人的就是虧損嚴重的業(yè)績,和股價不斷下跌的“殼資源”,而更唏噓的是,這個殼資源還沒有人敢接手,成了燙手的山芋。
之前,福建南紙董秘李永和表示,上世紀90年代,造紙的原材料價格低廉,如一噸煤才一兩百元,如今則翻了幾倍,近年來,溶解漿的價格持續(xù)下滑,從最高時的每噸7000多元,掉到現(xiàn)在的4000多元,此消彼長,讓造紙?zhí)潛p嚴重。
另外,上世紀末,俄羅斯和加拿大廉價紙漿涌入國內,新聞紙原漿價格大幅下滑。大量的擠壓了國內造紙企業(yè)的利潤,但是福建南紙卻沒有造紙行業(yè)以及制品市場需求多元化的需求變革。沒有積極的轉型和優(yōu)化產品結構,與市場需求漸漸地脫節(jié),最終被市場拋棄?梢哉f,其老化的企業(yè)運營體制難以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沒有積極的作為戰(zhàn)略性的調整,是福建南紙走下坡路的關鍵因素。
比如,福建南紙一名內部員工如實說到,“南紙在黃金時期,缺乏戰(zhàn)略眼光,那么多的盈余資金,都沒有投資建設其他項目,如地產、農業(yè),甚至上馬一些其他細分紙業(yè)項目!
而相比之下,造紙行業(yè)的后起之秀,紛紛實現(xiàn)了多元化的經營戰(zhàn)略,不僅分擔了風險,也培養(yǎng)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如華泰股份,幾年前不僅投產了鹽化工、雙氧水,甚至加入多晶硅項目。而另一造紙巨頭晨鳴紙業(yè),不僅早早介入銅版紙項目,甚至還設立綠色環(huán)保產業(yè)基金,介入PE。
同在一省的上市公司;安妮股份就抓住了細分紙類市場,專門生產供超市和刷卡機使用的熱敏紙。安妮股份最近披露今年三季報凈利預增114%至196%,盈利能力仍很強,發(fā)展勢頭良好。
這樣的對比,顯示出福建南紙固化企業(yè)戰(zhàn)略對市場變化極低撲捉能力。本質上說,就是老牌國有企業(yè)體制難以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yè)生存競爭環(huán)境。
而之前傳出福建南紙涉足“頁巖氣”購買美國石油,讓投資者看到了福建南紙試圖多元化經營的曙光,但是之后公司澄清,也是謠言。分析認為,這是持有福建南紙股份被套的私募基金在炒作,以求“解套”。
申銀萬國福州營業(yè)部投顧傅黎明之前直言;南紙主要受制于體制原因,作為國企,職工隊伍龐大,而要轉型,每走出微小一步,都要層層報批,還要牽動各方。長期以來,南紙產品只有新聞紙,結構過于單一,如果產業(yè)供求關系失衡,必然被波及。
而作為南紙命運的轉折點,民營企業(yè)華信石油對南紙“殼資源”的收購最終以失敗告終,這也基本上決定了南紙將繼續(xù)走下坡路的厄運。沒有轉型成功,關鍵問題還是在于南紙的“固化體制”。以及過高的“賣身價”難以讓華信石油接受。
2011年11月26日,福建省輕紡(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擬以公開征集受讓方方式轉讓福建南紙2150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9.80%。
之后,上海民營企業(yè)華信石油對福建南紙的“殼資源”產生了興趣;該公司擬以每股5.341元人民幣的價格受讓該部分股份。若股權交易完成,華信石油將成為福建南紙的新東家。而福建南紙也將實現(xiàn)轉型升級。
但是由于公開征集的唯一意向受讓方上海華信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為非國有企業(yè),此次股份轉讓將涉及福建南紙第一大股東由國有變?yōu)榉菄,部分職工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尤其是在職工分流安置費用方面,產生了較大的分歧。
據(jù)資料,福建南紙職工分流安置費用總額,加上受讓費用11.48億元,華信石油需要拿出的資金高達15億元。高額的安置費也逼退了華信石油,使華信將目光瞄向安徽的華星化工。
而重組的失敗,對福建南紙是致命的打擊;收購失敗之后,南紙從7元之上,直線下降,滑至3元附近,9月27日,福建南紙股價掉到3.03元,股價創(chuàng)3年來最低。
11月13日,福建南紙報收3.5元,對于高位,幾乎折腰。
而在華信重組失敗后,南紙大股東福建輕紡曾表示,3個月內不會討論重組事宜。這也意味著,南紙還將靠變賣資產勉強維持生計,主營業(yè)務繼續(xù)虧損幾乎是必然。
第一農經分析師王強認為,南紙的現(xiàn)狀,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案例,那就是作為市場主體,如果不思進取,積極的變革,具備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以及敏銳的變革精神,最終是要被淘汰的。重組的失敗,加上企業(yè)管理體制的老化,以及產品結構的老化,難以實行市場的需求,南紙的未來令人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