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瓦楞紙生產的概況
"九五"期間,我國為滿足市場對中高檔紙箱紙盒的需求,生產的紙箱機械及紙箱印刷設備有了明顯的進步,并開始應用無釘成箱技術。從1995年開始,我國紙箱紙盒產量快速增長,每年以20%遞增,目前我國擁有瓦楞紙板生產線1046條,單面瓦楞紙板機7000余臺,瓦楞紙箱年生產能力已達到200億平方米,但由于種種原因,設備利用率不到70%。
相對國外的包裝業(yè)而言,我國現(xiàn)在的紙制品包裝企業(yè)大多數(shù)規(guī)模偏小,年產2000萬平方米的企業(yè)不多,大部分企業(yè)在1000萬平方米以下,紙箱品種比較單一,多數(shù)為本色?埾,涂布白牛皮紙箱剛剛起步,且紙箱質量不高,果蔬包裝箱還不能達到保鮮、耐水、防霉的作用。國產紙盒所用材料還僅限于白底白板和灰底白板,國外常用的白卡、彩卡及玻璃卡材料在我國使用較少,E、F、G、N型微型瓦楞紙板在紙盒生產中應用也不多,從產品質量和檔次來說,我國瓦楞紙箱品種偏少、檔次較低,難與國外的包裝紙制品競爭。
就生產和進口的情況來看,瓦楞原紙近年來一直比較看好,2000年生產了550萬噸,其中高強部分為150萬噸;2000年進口量為130.68萬噸,比上年增長了20.15%,是進口產品中增長最快的品種,目前國內使用的瓦楞原紙,其中高強度紙仍需大量進口。從瓦楞紙板的消費趨勢來看,A楞在中國的使用量會呈現(xiàn)穩(wěn)定成長的態(tài)勢,而目前市場則以B楞與C楞為主,微型瓦楞尚未起步。 此外,估計中國大陸地區(qū)瓦楞紙器市場將向低定量、高強度、多規(guī)格發(fā)展,朝輕磅化的方向努力。
二、我國瓦楞紙的發(fā)展和趨勢
瓦楞紙器生產量與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有相當密切的關系,紙器產量與需求的增長率高低是一國經濟的先期指標之一。大致上來說,各國的紙器市場的增長基本符合該國的經濟增長率。用最簡單的方法去理解,經濟發(fā)展得越快,生產的東西越多,需要的包裝盒就越多,而瓦楞紙包裝在包裝領域里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就中國大陸和香港來說,其經濟的增長與瓦楞紙器的產量更是高度關聯(lián),尤其是食品、飲料、電器和玩具等輕工業(yè)的內需與出口市場的發(fā)展狀況,對瓦楞紙器需求的增減有相當影響。
中國大陸近幾年來經濟一直保持高速增長,預計未來三年仍會保持這種勢頭。盡管中國出口市場的主要貿易國--美國未來景氣動向不明,但對瓦楞紙器需求應不會有太大影響。內需市場亦無明顯變化,而且,由于環(huán)保意識的加強,瓦楞紙器的可回收再生特性,將促使其市場占有率上升。瓦楞紙器在運輸包裝中的占有率也將提升,此一趨勢預料將可持續(xù)至少三年左右。據(jù)此,國際瓦楞紙器協(xié)會曾預測,中國包括香港地區(qū)(其紙器廠已大部分遷往中國廣東。,2004年產量將達到165億平方米,成為亞洲最大的瓦楞紙器生產國(日本第二)。
但國內資深人士告誡紙箱企業(yè),目前國內紙器產量遠大于需求,普遍開工不足,紙器廠不要再盲目增添設備,擴大規(guī)模,應進一步注重于提高品質和發(fā)展適應市場需求的紙器規(guī)格,以此來滿足日益擴大的紙器市場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