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四川省政府“2003年1月31日前關閉32戶生產規(guī)模1.7萬噸/年以下的制漿造紙企業(yè)蒸煮系統(tǒng)”和規(guī)模以上限期治理企業(yè)“2003年1月31日前完成黑液治理設施和造紙中段廢水二級生化處理設施建設(其中堿法制漿企業(yè)必須上堿回收設施),并實現達標排放”的要求,岷江、沱江兩江流域經貿、環(huán)保部門對列入名單的62戶造紙企業(yè)加大執(zhí)法監(jiān)管督察力度,經過近半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該項工作離省委、省政府治理水污染的要求還存在很大差距,關、治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截至5月8日,列入關閉名單的32家造紙企業(yè)已關閉31家,拆除、報廢蒸球29個,僅占應拆除總數114個的25.44%;列入限期治理名單的30家中,基本完成治理任務未驗收的5家,僅占應治理企業(yè)的16.67%,已全面停產治理的7家,僅占23.33%。
岷江、沱江是長江上游的一級支流,是四川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兩江流域總面積達16.386萬平方公里。近20年來,岷江、沱江的水質遭到嚴重污染,直接危及流域內人民正常的生產與生活。四川省委、省政府對此十分重視,先后做出了治理岷江、沱江水污染的決定和規(guī)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污染急劇加重的勢頭。但是,由于各種因素影響,岷江、沱江水污染問題仍然十分突出。 有關人員認為,在兩江流域小造紙的治理工作中,仍存在很多問題。一是應“關”企業(yè)蒸球中有74.56%還未拆除,隨時都可能反彈。如宜賓、眉山至今沒有拆除1個蒸球,眉山市的32個蒸球雖已貼封條兩個月,但至今未按規(guī)定進行處置。二是兩江流域個別政府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定不力。應關閉的企業(yè)沒有按期關閉,應停產治理的沒有及時停產治理,仍在違法生產,超標排污。如資中縣內江市銀山糖廠至今未關閉,仍在繼續(xù)生產,排放大量超標污水,內江市政府督察室已要求該廠5月15日前必須無條件關閉;宜賓市所有應治理的企業(yè)都沒有停產治理,仍在繼續(xù)生產,超標排放廢水。三是多數應限期治理的造紙企業(yè)都還處于方案論證和施工圖設計階段,已開工建設的較少,如不抓緊時間,今年12月底完成治理任務相當困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