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來自吉林延邊的石峴紙業(yè)將面向二級市場配售5000萬股A股,發(fā)行價格4.54元。這是繼冠豪高新6月19日上市以來,今年滬深A股市場造紙行業(yè)吸納的又一名新兵。雖然造紙業(yè)未能成為上半年幾大景氣行業(yè)之一,但從基本面看,已經公布半年報的16家紙業(yè)上市公司中僅有兩家虧損,整體業(yè)績有所提升。不過,這些上市公司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績優(yōu)公司欲做大
今年半年報顯示,晨鳴紙業(yè)和華泰股份優(yōu)勢明顯。尤其是晨鳴紙業(yè),在股本擴大4億股的情況下,上半年每股收益為0.39元,凈利潤同比增長了152.17%。而華泰股份在增加股本1億多股之后,每股收益也達到0.35元。
8月6日,商務部宣布進口銅版紙反傾銷調查案仲裁決定,宣布國內廠商反傾銷勝訴,上市公司中唯一生產銅版紙的晨鳴紙業(yè)無疑將獲益匪淺。公司目前擬發(fā)行20億元可轉債,用于投資一系列造紙項目,包括國家重點技術改造“雙高一優(yōu)”導向計劃項目、20萬噸低定量涂布紙及配套項目等等。
同樣在加強主業(yè)的華泰股份今年也擬發(fā)行13億元可轉債,投資年產18萬噸的輕膠紙項目。值得一提的是,7月20日公司15萬噸輕量涂布紙項目投產之后,新聞紙的年產能力將達到70萬噸,使得華泰股份超越福建南紙,成為全國最大的新聞紙生產廠家。
另外一些質地良好的紙業(yè)公司也紛紛募資增股,以做大做強。如民豐特紙,最近增發(fā)1560萬股A股投資彩色打印紙項目;山鷹紙業(yè)6月發(fā)行的2.5億元可轉債則用于建設年產5萬噸高強度牛皮卡紙等項目;而新近上市的冠豪高新也把募集資金投向了年產15000噸的特種防偽紙等多個項目。
中游公司在分化
在20家紙業(yè)上市公司中,處于中等境況、在微利邊緣徘徊的有東泰控股、金城股份、青山紙業(yè)、黑龍股份、銀鴿投資等幾家公司。
從這些公司的動向看,夯實主業(yè)者有之,而“不務正業(yè)”者亦有之。如剛剛將長江新型建材置換出去的東泰控股,其子公司擬投資2.5億元新建高強瓦楞紙生產線。有關數(shù)據顯示,瓦楞紙是目前在造紙業(yè)中供求缺口最大的產品之一。公司8月16日又發(fā)出公告,擬以21435萬元收購浙江瑞森紙業(yè)75%股權。與東泰控股相反的是青山紙業(yè),上周公司發(fā)布一份投資公告,將8253萬元用于委托理財和受讓惠泉啤酒股權,這些均與公司主營無關。
虧損公司苦掙扎
5家戴著“ST”帽子的紙業(yè)公司狀況凄涼,其中ST宜紙和*ST長控今年上半年每股收益分別僅為-0.13元和-0.25元。
今年7月1日商務部對進口新聞紙反傾銷措施進行期終復審,意味著新聞紙反傾銷即將到期。這對于生產新聞紙的上市公司無疑是負面消息。尤其是當初提出反傾銷的*ST江紙、ST吉紙和ST宜紙,在反傾銷措施實施的5年中尚未能強身健體,未來競爭加劇又將雪上加霜。相比之下,同樣生產新聞紙的華泰股份因為走了高端路線,影響要小得多。
主營雖同樣陷入困境,但各家公司處境不一。*ST江紙大股東深陷借款旋渦;*ST長控巨額擔保壓身;宜賓天原股份公司托管ST宜紙第一、二大股東股權雖已有4個多月,但重組仍無眉目。還有走走停停的ST吉紙,近日公司又暫停生產了。(新聞晨報記者 范恩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