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隨著國際漿價的逐步反彈以及為應對成本的升高,臺灣多個主要紙種紛紛進行數波漲價,唯獨因市場需求低迷而受創(chuàng)的生活用紙迄今難以有效反映成本。為走出困境,市場各主要品牌紛紛朝研發(fā)新品、改變包裝、調整抽數、增加品牌規(guī)格、強化品質等方向努力,期望能在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以吸引消費者,爭取市場份額和盈利空間。
據悉,去年上半年,在油價、原材料與漿價等成本高漲以及需求增長的形勢下,臺灣生活用紙與其他主要紙種的售價紛紛乘勢提高,并達到近年罕見的高峰,當時生活用紙企業(yè)曾分別進行兩波調價,然而到了下半年,形勢改變,市況由景氣走向低迷,生活用紙售價也跟著節(jié)節(jié)敗退,去年上半年漲幅合計達三成,但下半年至今,跌幅也有二成,但市況仍無明顯起色。
據臺灣造紙公會統(tǒng)計,去年上半年生活用紙平均月產量為18557t,較上年同期增長12%,月銷量18788t,約比上年同期增長10%;其中省內月均銷量18238t,比上年同期增長7.7%,省外月均銷量550t,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長了1.5倍。下半年市況轉冷,累計全年的產銷量均達20萬t,平均每月產量17180t,比上年略為增長4%,月均銷量17042t,比上年微增1.6%;其中省內月均銷量16399t,比上年微降1.1%,省外月均銷量為643t,比上年大幅增長2.3倍。由上半年及全年月均量比較,可知生活用紙供需在去年下半年已明顯衰退,尤其內需減幅更大,致全年均量呈現負增長,市況萎縮了不少。
而今年以來,生活用紙市況更加低迷。這從供需情形即可印證。從臺灣造紙公會的統(tǒng)計,可以發(fā)現今年上半年各月除了3月及6月產銷量超出1.6萬t以外,其余各月多在1.4萬t至1.5萬t之間,平均月產量為15404t,比去年同期降低17%,月均銷售量15547t,比去年同期降低17.2%;其中內需月均銷量14841t,比去年同期降低18.6%,省外月均銷量707t,比去年同期反而增長了28.6%,與去年上半年及全年月均量相比,除外銷較為活躍外,其余供需及省內銷量均萎縮將近兩成,顯示生活用紙市況不僅沒有起色,而且還更進一步萎縮,呈現冷清局面。
在這種情形下,生活用紙售價不可避免地由高峰挫落,量價齊跌,迄今都難以彌補價差。業(yè)界分析,自去年金融風暴波及全球各國后,消費者消費習慣明顯改變,雖然生活用紙屬民生日常必需品,但消費者基于經濟考慮,多數會減少使用次數,盡量避免浪費,自然使得生活用紙需求大幅降低,受此影響,生活用紙廠與包裝用紙廠、文化用紙廠一樣,只得采取暫停一部分生產線或輪流運轉方式進行減產,以應對經濟不景氣。
業(yè)者表示,去年生活用紙廠在上半年進行數波漲價后,市場主要品牌的正常價已提高到抽取式衛(wèi)生紙每袋(12包裝)約為145~169元臺幣元臺幣,面紙每袋(5盒裝)約為129~139元臺幣,且促銷檔期不多,但自去年下半年以后,市場售價難以支撐,促銷檔期增多,售價也一波低于一波。然而今年自3、4月起,亞洲漿價開始自谷底反彈,到8月份,國際漿價已由低谷時的約460美元/t漲至600(亞洲市場)~730美元/t(北美市場),而9月份漿廠報價進一步提高,漲幅高達50美元/t,亞洲NBSK報價達650美元/t,北美市場達780美元/t,歐洲市場也達到740美/t,可以說漿價自谷低反彈至今,漲幅超過一半,紙廠用漿成本壓力沉重,然而對于生活用紙調價一事,業(yè)者卻保守應對,希望更謹慎評估,而在未進行產品調價行動之前,只能在產品上作多元臺幣化的調整。
據了解,目前市場前3大家的主要品牌包括金佰利的“舒潔”、“可麗舒”、“可立雅”,永豐余的“五月花”、“柔情”、“得意”及正隆的“春風”、“情人”等的零售價多已下調,以抽取式衛(wèi)生紙為例,“舒潔”拉拉炫彩每袋(120抽,10包)約135元臺幣;輕巧包每袋(120抽,20包)約185元臺幣;可麗舒每袋(130抽,8包)為99~115元臺幣;舒潔3層抽取式衛(wèi)生紙每袋(90抽,8包)為129元臺幣;可立雅每袋(130抽,12包)為138元臺幣;五月花每袋(130抽,8包)為105元臺幣;五月花柔拭紙巾每袋(120抽,10包)為89元臺幣;萬用紙巾每袋(120抽,20包)為149元臺幣;3層衛(wèi)生紙每袋(110抽,8包)129元臺幣;柔情每袋(130抽,12包)為139元臺幣;得意每袋(130抽,10包)為115元臺幣;春風每袋(130抽,12包)為139元臺幣。另外,平板衛(wèi)生紙的售價:舒潔每袋(400張,6包)為143元臺幣;可麗舒每袋(320張,6包)為140元臺幣;五月花每袋(400張,6包)為129元臺幣;得意每袋(350張,6包)為98元臺幣;春風每袋(400張,6包)為125元臺幣不等。面巾紙售價每袋(160抽或200抽,5盒)約109~125元臺幣不等。由以上品牌、規(guī)格及價位可以看出,業(yè)者考慮售價難以在短時間內反映漿料成本的情況下,只在抽數、尺寸規(guī)格及包裝形式上做更多元化的區(qū)分,如抽衛(wèi)的抽數由過去大多為130抽降低為100~130抽,尺寸縮小居多,以降低成本壓力。而平板衛(wèi)生紙也由過去1包320張改為230~400張,價格也隨著調高。并借以區(qū)分市場滿足消費者不同的需求。此外,業(yè)者還從積極的方面應對,紛紛研發(fā)新產品及不定期作包裝變更,期望能鞏固品牌形象,并以此提升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而不再像過去那樣進行價格競爭。對消費者而言,則有更多樣性的產品選擇,應屬業(yè)者與消費者的雙贏局面。據悉,目前前3大生活用紙企業(yè)都已陸續(xù)研發(fā)推出新品,其中金佰利以功能性產品為主,近期推出具有地中海香芬味道的紙手帕旅行包,具有攜帶方便、價格便宜的特性,配合已推出兩三年的精油紙手帕,提供給有過敏性體質的消費者使用,頗受市場歡迎,公司也預計第四季度推出經測試具有99%抗病毒效果的抗菌紙手帕與濕巾,主要是適應目前H1N1流感蔓延的情況,期望以健康及衛(wèi)生的產品訴求,讓消費者有一個更安心使用的選擇。
永豐余則推出五月花聰明萬用紙巾,主要是由提倡“舍不得浪費,就不要浪費”的新簡約觀念,而研發(fā)出來的尺寸小巧、用量更省的紙巾。其系采用獨特抄紙技術將柔韌纖維均勻交織,紙質結合了面巾紙和衛(wèi)生紙的優(yōu)點,柔韌細致,不易破,更具實用性。紙張尺寸約為一般衛(wèi)生紙的一半(19.5cm×12.6cm),不會造成浪費,很具環(huán)保概念,無論居家還是外出都可以用,1包即可滿足多種場合需求。該公司曾做調查,消費者對此新品的滿意度高達8成,接受度更接近9成。
另外,永豐余也首創(chuàng)跨領域品牌合作,搶攻嬰幼兒紙品市場,即以“帶給孩子健康、快樂童年”為訴求,與關系企業(yè)信誼基金會旗下品牌“小太陽”結合,推出嬰幼兒專用的“五月花小太陽”雙品牌系列商品,包括嬰兒純水柔濕巾、抗菌干凈手凝露、隨身包面紙及紙手帕等,給小寶貝全方位健康呵護。
至于正隆則除了稍早推出蒲公英環(huán)保系列產品,期望得到消費者認同,擴大環(huán)保紙品市場,并推動蒲公英系列產品成為環(huán)保生活用紙第一品牌外,近期也推出新抽衛(wèi)產品“極地冰紛”雙色互動壓紋衛(wèi)生紙,這是一款以極地動物為中心,首創(chuàng)互動式壓紋技術,采高低雙壓花,不但紙質柔韌合一,同時每一抽都有可愛的北極熊、企鵝與海豹寶寶一同玩耍的互動壓紋,且以雙色雙主題設計,給消費者全新的體驗,期望能吸引消費者購買。
這款產品主要為迎合兒童喜好,有與舒潔的拉拉炫彩抽衛(wèi)相抗衡的用心。
而目前最受業(yè)界關注的是APP計劃進入臺灣生活用紙市場,為臺灣生活用紙業(yè)投下一顆震撼彈。據悉,APP將引進大陸金紅葉的生活用紙產品,并供應原紙給臺灣本地的加工廠代工生產成品,期望和臺灣品牌分食市場,其宣稱將在5年內達到15%的市場占有率,目前APP已初步完成設點布局,近期其產品將正式投放市場。業(yè)者擔心APP因具低成本優(yōu)勢,其若來臺分食市場,對臺灣已衰退的生活用紙市場恐有負面影響,不過有的業(yè)者仍具信心,認為本土品牌已經營多年,外來品牌不見得討得了便宜,其在價格策略上或投入資源的多寡,是否長期性經營等問題,將左右其在臺灣市場的競爭力,一切就看APP如何策略經營,及其對臺灣市場的目標有多大,其未來動向,業(yè)者正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