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尤溪縣八字橋鄉(xiāng)是“中國竹子之鄉(xiāng)”。當?shù)剞r(nóng)民利用毛竹資源,傳承古老的造紙工藝,造出來的“明代紙”,撐起了竹鄉(xiāng)經(jīng)濟的新天地。
造紙術是東漢蔡倫發(fā)明的,到了明代已經(jīng)非常成熟,F(xiàn)在,尤溪人把人工造出來的紙張叫“明代紙”,一個造紙工具可以用上幾代人。在八字橋鄉(xiāng)蓮花街到村頭村的半口,有座造紙廠房,年近70的吳德厚最小的弟弟吳樂新,在石臼里不停地用腳踩紙漿,然后將紙漿放到橢圓形的水泥池里攪勻。吳德厚從水泥池里撈出紙漿,小心翼翼地把紙漿倒扣在一疊兩尺多高的紙堆上。他動作很輕,很老練,每張新造出來的“紙張”都擺放得很整齊。
人工造紙很辛苦。春天,他們將還沒有長出葉子的新竹伐倒,砍成兩米左右一段,堆放在山間水池里,加入石灰,讓新竹慢慢發(fā)酵、腐爛。大約半年,池里只剩下竹絲。竹絲雖細,但柔韌性很強,挑到紙廠用牛或人踩爛,加上一種叫“欗”的汁液增加黏性造紙。
造紙人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春天忙于砍竹,夏天到冬天都得造紙。造紙整個過程分制造和烘焙兩個部分。冬天,無論多冷都要將手伸進冰冷的水池里撈取紙漿,用腳踩爛所有的紙絲;夏天,無論多熱都要烘焙紙張。吳德厚說:“冬天的早晨,水泥池里會結一層厚厚的冰,要敲碎了才能造紙!眳堑潞竦钠拮迂撠熀姹。大熱天,她得待在烤房里。剛撈出來的紙張是濕的,只有通過烘焙才能把水分去掉。烤房不大,中間烤爐占了大部分,四周只能容許一個人走過。烤爐成A型,兩邊都可以烘焙。柴火放在爐子下面燒,待溫度合適時才能將紙張貼上去。每貼一次,就等于人和紙張一起烘焙一次。吳德厚的妻子很聰明,把烤房的墻體挖成一個20厘米左右的洞,既可以采光,又可以通風。她就靠著這個“窗口”,把潮濕的紙張一張張地揭開來,一張張地貼到爐子上?痉康臏囟炔粊営谏D梅,汗水順著她的兩鬢不停地流淌。
現(xiàn)在,八字橋鄉(xiāng)還有坑頭、羅巖、村頭、黃龍幾個村的農(nóng)民在造紙。吳樂新他們的造紙廠有毛竹擁有者、制漿者、搗漿者、制作者、烘焙者5個股份。他們每天大約生產(chǎn)1500張“明代紙”,每人每天可掙100元左右。
盡管時代在變,但八字橋鄉(xiāng)的農(nóng)民們?nèi)栽阢∈刂爬系脑旒埞に,一代一代的將其傳承下去,讓“明代紙”鄉(xiāng)土文化永不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