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審的法槌重重敲在李學智的心上,等待他的將是冰冷的鐵窗。
這起零口供定案的環(huán)保部處級干部受賄案,一審法院認定受賄金額為36萬元,檢察院提起抗訴,二審法院最終認定其受賄229萬元。這起案件以李學智獲刑14年劃上句號。
10日,承辦案件的西城檢察院公布了這起受賄要案的始末。
案發(fā):環(huán)保部舉報員工索賄
“李學智是我部華北環(huán)境保護督察中心督查三處處長,其在河南進行環(huán)保核查的過程中,向被核查企業(yè)索要賄賂共計190余萬元人民幣,希望檢察機關依法辦理!2011年12月,西城檢察院收到國家環(huán)保部的舉報信。
檢察官沒有驚動李學智,而是先從外圍展開調查。經(jīng)查,華北督查中心是環(huán)保部下屬的正局級單位,直接管轄包括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內蒙古、山西等六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在內的環(huán)境督查和檢查工作,每年的核查工作與當?shù)卣块T及領導的年終考核息息相關,具有一票否決的權力。李學智擔任督查中心督查三處處長,可謂手握重權。
2011年1月5日至20日,李學智等一行14人組成的核查組,對河南省2010年及“十一五”以來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進行核查核算,檢查路線包括安陽、鶴壁、新鄉(xiāng)等地。其受賄犯罪主要發(fā)生在此期間。
檢察官在向接受過李學智考察的地方、相關單位調查時,連地方環(huán)保部門都把他認定為“最不受歡迎的領導”,而企業(yè)對評價李學智都噤若寒蟬,被索賄190多萬元的新鄉(xiāng)市新亞紙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某還一度聲稱“沒有遭到過索賄”。這是為什么呢?
回放:不給錢就整死企業(yè)
宋某一開始總是支支吾吾,經(jīng)過檢察官耐心疏導,他才逐漸打消顧慮。
“2011年1月13日,檢查組來到新鄉(xiāng),李學智帶隊進入新亞紙業(yè)檢查。我當時不在企業(yè),回來后,看到李學智提出的問題,立刻意識到事情糟糕了。”
李學智認為新亞紙業(yè)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將初級處理的污水通過明渠直接排至廢棄的自備井;污水直接滲透到周圍的草地;紙漿污泥隨意堆放。當天下午,應新鄉(xiāng)市環(huán)保局的要求,新亞紙業(yè)被停產整頓和限期整改。
宋某希望找到李學智詢問有沒有“解決辦法”,李學智表面上避而不見,私下里卻打來電話,“關停幾家企業(yè),是上面領導的意思,不好好疏通,事情不好辦。”宋某領會“精神”,趕緊給李學智送去40萬元現(xiàn)金和5部三星手機。但是李學智嫌錢少,提出不再給300萬元就整死企業(yè)。
焦點:賄賂還是借款?
當年1月23日,宋某先帶著150萬元現(xiàn)金,來到北京昌平某山莊面見李學智。
對于這次見面,雙方有兩個完全不同版本的說法。
宋某說,在房間里,除了李學智,他還見到了一個“身材比較瘦、穿著也很邋遢”的人,不知道是否為李學智所說的上級領導。他把錢給了李學智,李學智則讓自己在一份《保證書》上簽名,大概內容是承諾企業(yè)不再污染環(huán)境。
李學智的說法則是“借款”!爸敖o我的40萬元,是讓我?guī)兔k理北京戶口的錢。我沒辦成,就把錢還了!痹诜块g里,由李學智作擔保,將退還的40萬元加上宋某帶來的150萬元,一并借給了李學智的妹夫劉某(另案處理),即宋某所說的“身材比較瘦”的陌生人。李學智在接受檢察機關詢問時還拿出《借款書》復印件,上面赫然有宋某的簽名。
李學智認為自己絕對是“公正執(zhí)法”!澳銈冋f我收了錢,但新亞紙業(yè)并沒有得到"豁免"!杯h(huán)保部最終對新亞紙業(yè)做出行政處罰:新亞紙業(yè)因有關項目的環(huán)保設施未經(jīng)驗收合格即滿負荷生產,故責令其停止生產,并罰款10萬元。
“我沒見過《借款書》,只寫過《保證書》,這個簽名是不是從《保證書》上拓印出來的?”宋某說。但是李學智說他只是“借款”的見證人,僅持有復印件,導致檢察機關無法對宋某簽名進行筆跡鑒定。
案件一審時,法院沒有認定190萬元、5部手機為受賄行為,僅認定李學智受賄36萬余元,判處其有期徒刑12年。宣判后,檢察機關提起抗訴,李學智也以無罪為由提出上訴。
改判:緣于另一“身份”暴露
案件的僵局曾讓檢察官一籌莫展。李學智曾經(jīng)在別的單位做過保衛(wèi)處處長,同時還在職就讀中國政法大學經(jīng)濟法專業(yè)的研究生,具有超強的反偵查意識和極其高明的犯罪手段。
突破來自檢察官發(fā)現(xiàn)的李學智叫做“李學才”的另一身份。
“李學才”的銀行卡是李學智的股票交易賬戶,賬戶名下數(shù)筆與其受賄數(shù)額相近的大額款項進出,時間和錢數(shù)與其收錢的時間和數(shù)額基本一致,能夠證明這190余萬元系其向宋某索賄所得。而在2011年9月30日,劉某用“李學才”的身份證從“李學才”的銀行卡中取出165萬元,10月6日,劉某通過郵政匯款的方式,給宋某匯款193萬元,在匯款留言里寫下欠款已還、感謝宋某等文字。檢方認為,此時,環(huán)保部已經(jīng)自查李學智的索賄行為,李學智事后退錢是為掩蓋犯罪,但不影響受賄罪行的認定。
可是,李學智依然抵賴,聲稱其入賬的錢是他倒賣郵票及藏品的收益,和宋某無關,而劉某從自己賬戶取錢是為了投資股票,并非還宋某錢。
但此時,檢察官已經(jīng)不再在李學智的口供上糾纏,著手調取李學智、“李學才”的銀行憑證、消費記錄、房產信息等,并詢問了20多名證人,最后僅這部分證據(jù)就形成10卷卷宗,完成了對李學智受賄190余萬元事實的零口供認定。
此外,李學智還以給檢查組買禮物、幫助地方員工調動工作為由,收取地方環(huán)保部門、個人賄賂款36萬元,加上宋某送的5部手機折現(xiàn)款,檢察機關認定李學智共受賄229萬元。
今年1月,二審法院做出終審宣判,法院撤銷一審判決,對案件進行改判,認定李學智受賄金額為229萬元,以受賄罪改判其有期徒刑14年。
|